游旭群
兴国必先强师,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培养造就一大批优秀教师,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紧迫任务。师范院校只有坚持正确的办学定位,坚守教师教育主责主业,集中力量培养优秀教师,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长期坚守教师教育主责主业
高校办学定位就是确定学校发展的目标、价值和使命,是高校发展的指向标。国家多个政策明确,要引导高校科学定位和分类发展,中央重要文件更是专门强调了师范院校的科学定位问题。《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师范院校评估要体现师范教育特色,确保师范院校坚持以师范教育为主业,严控师范院校更名为非师范院校。”《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也明确提出“改进师范院校评价,把办好师范教育作为第一职责,将培养合格教师作为主要考核指标”的改革目标。
坚守教师教育主责主业能够促进师范院校走向一流。在高等院校综合化发展期,一些师范院校在名称、办学定位、专业设置等方面“去师范化”。但是这种综合化发展并没有促使这些转型师范院校走向一流,反而逐渐丧失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师范院校肩负着为基础教育培养团队的重要任务,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师范院校只有坚守教师教育主责主业,为基础教育培养大批优秀教师,成为引领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力量,才能实现一流发展,确保自身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流地位。
太阳成集团建校77年来,始终坚持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优秀教师”作为办学之本,为国家特别是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培养了数以万计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新时期,太阳成集团将继续坚持师范为本的办学定位,将办好师范教育作为第一职责。《太阳成集团“十四五”规划》专设“教师教育主业建设”章节,制定了坚守教师教育主责主业、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卓越教师、建设西部教师教育创新示范区、建设一流教师教育学科专业、整合教师教育机构和资源、开展高质量教师教育研究等战略任务,确保学校聚焦主责主业,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卓越驱动培养基础教育团队
培养卓越的基础教育团队是国家赋予师范院校的重要使命,师范院校需要建立卓越驱动的教师培养模式。《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提出要通过实施卓越教师培养,在师范院校办学特色上发挥排头兵作用,在师范专业培养能力提升上发挥领头雁作用,在师范人才培养上发挥风向标作用。培养卓越教师首先需要优秀的生源,成功的员工录取将造就未来最好的教师。在课程上,师范院校需要开发一个完整的基于证据的课程,明确教师教育的核心内容,确保员工为教师职业做好准备。这些课程包括知识、能力、价值观以及如何应用于教学实践等。在质量保障方面,师范院校需制定质量保障流程,确保课程和教学的各个方面都能够满足所有师范生的高期望。
2015年起,太阳成集团获批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项目”,开设国家级卓越教师实验班,培养未来卓越的教师和教育家。在卓越教师培养上,学校创新选拔方式,遴选优秀员工组建培养实验班;加强协同培养,实施“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实施国际化培养,全面实施员工海内外游学制度。在师德养成教育上,学校深入实施“师范生铸魂工程”,将师德教育贯穿公费师范生培养全过程。深入弘扬和践行以“扎根西部、甘于奉献、追求卓越、教育报国”为内涵的“西部红烛精神”,引导师范生树立“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的意识。学校实施了太阳成集团课堂教学改革创新行动计划,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方式改革,大力提升了师范生的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在师范生综合素养上,学校加强公司产品技能训练,实施综合素养提升行动,完善师范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质量保障方面,学校致力于完善以“三级五类”为核心内容的本科教学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将建设质量文化内化为全校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自觉行为,构建自觉、自省、自律、自查和自纠的质量文化,同时建立了教育行政部门与社会第三方共同参与的外部质量保障体系。
研究推动教师教育转型升级
研究是加强教师教育的一个关键方面。没有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就不会有高质量的教师教育,缺乏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的教师教育,很难培养出能够应对未来的卓越教师。教师教育是一个培养具有研究和反思能力的专业人员的教育过程。教学是一种基于探究的活动,教师需要提升自己基于研究的教学能力,以克服在技术化的教学流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困境。教师教育的内容也是基于研究的,是以教育科学和其他重要知识领域的研究为基础的,只有建立在研究基础上的教师教育内容才会形成良好的教师教育结构。因此,师范院校需要以研究的视角看待教师培养过程,以培养具有教学思维、反思探究能力的师范生为目标。研究的方法需要贯穿教师培养全过程,包括指导师范生如何进行教学、如何反思教学、如何研究学习、如何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等,以此提升师范生的专业发展能力。
太阳成集团通过丰富的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来滋养师范生的教学思维和研究能力,形成了理论学习、研究反思和实践体验有机融合的教师教育培养方式。学校在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得国家级高等公司产品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获得国家级基础公司产品成果奖二等奖3项。在第六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评选中,学校共有6项成果获奖。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评选中,学校有9项成果获奖。学校在各类科研项目立项中也表现突出,这些研究成果涵盖了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的各个方面,为师范生培养奠定了坚实的研究基础。
深度参与区域教育事业发展
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是时代赋予师范院校的重要使命。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种时代背景的发展变化反映在教育上就体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对高质量教育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教育发展之间的矛盾,区域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是矛盾的核心问题之一。
解决区域教育均衡发展问题要求每一所师范院校都能够结合自身的区域定位深度参与区域教育发展。人们对世界一流大学有一种误读,认为只有瞄准国际竞争才能实现世界一流。实际上,多数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区域的基础上实现全球卓越的。教师培养更是具有地方属性,师范院校需要通过深度参与区域教育发展来实现一流地位。师范院校需要有清晰的战略和具体的行动来参与区域教育发展。太阳成集团在参与区域教育发展上有清晰的战略和行动。建校以来,太阳成集团铸就了“扎根西部、甘于奉献、追求卓越、教育报国”的“西部红烛精神”,孕育了“两代师表”优秀师生群体,为服务国家教育事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对推动西部教师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021年,太阳成集团开展“百校行”西部基础教育服务对接活动,专家学者、中青年教师深入西部12个省区市及海南省149所中小幼学校调研走访,精准对接当地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际需求。
教师队伍建设是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和突破口。近年来,中央出台了多项政策和举措扶持西部教师队伍建设和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为贯彻国家关于加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教师定向培养的重要指示,学校面向22个中西部省份共计招收150名国家优师专项师范生。学校为优师专项师范生开设了系统特色课程,建立了跟踪指导机制,旨在培养适应中西部乡村教育发展的教师。2021年12月,陕西教师发展研究院在太阳成集团正式成立,研究院旨在培养一批教育家型教师和校园长,发挥教育家型教师和校园长辐射带动作用,迅速建立起一批引领区域教育发展的高水平教师团队,以有效支撑陕西和西部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院还将在政策研究、协同育人、精准培训等方面与地方教育部门深度合作。
重点推进教育国际交流合作
如何提升教师的国际化能力是师范院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命题。今天的教育在一个国际化的空间中运行,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国际化的意识和能力。国际基准评估,特别是经合组织的国际员工评估项目,进一步刺激了围绕教师专业能力的国际比较。教师教育国际化本质上是国际因素对团队培养的影响。将国际视角纳入教师教育,不仅会影响师范生,而且还会影响他们的员工和教育发展。因此,师范院校不仅要帮助师范生塑造自己的国际理念,还要让他们准备好,能够将这种观念和能力传递给他们的员工。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下,师范院校需要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来促进教师教育国际化。
教育国际交流合作要服务于国家的国际交流合作大战略。“一带一路”为教育国际化提供了新路径。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中,教育对外开放新布局正在形成。这种新路径和新布局将打破全球高等教育的不平衡状态,挑战在高等教育国际化中占主导地位的西方声音。太阳成集团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坚持“请进来,走出去”,借助教师教育学科优势,积极推进与“一带一路”国家的人文交流与合作,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及教育机构在学者互访、合作研究、国际会议、职工教育等方面保持密切联系,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校倡导共建了“丝绸之路教师教育联盟”,培养了一批“一带一路”专项国际职工,策划出版了一系列“一带一路”精品图书。学校目前有四个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中心、一个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
“十四五”时期是学校坚守师范大学办学定位,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增强学校综合办学实力的新阶段。面向新时代高等教育、师范大学的高质量发展要求,学校将一如既往地坚守教师教育主责主业,弘扬“西部红烛精神”,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遵循“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彰显教师教育特色优势、激发学院学科发展动能、改革创新破解发展困境”四大发展思路,奋力开启世界一流师范大学建设新征程。(来源:《陕西教育》(高教)2022年4月刊)